腋下手术后形成疤痕挛缩后两种治疗手段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827|回复: 0
发表于 2022-12-10 20: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天津
腋下手术后形成疤痕挛缩后两种治疗手段比较
文章摘要:腋区疤痕挛缩不明显,对于早期非整形美容专业医师用粗针线缝合的伤口,且拆线较晚者可见明显的瘢痕,即针孔瘢痕或基本顺皮纹的线状瘢痕,此类患者最适合行“W”成形术。

        腋臭又称为狐臭,是由腋窝处大汗腺过度分泌分泌物经细菌作用分解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是整形外科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国患病率是女性多于男性,其是年轻女性患者.发病率达6.41%。
        由于不能完全切除腋区皮肤,对于重度腋臭患者,不能达到完全治愈。即使术后治愈,由于张力大、术后早期疤痕明显,随访更长的时间,会出现双侧腋区疤痕挛缩。

        1.手术方法
        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充分术前准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出凝血等,追问药物过敏等既往病史,术前备皮等,了解疤痕的宽度、性质,术区的松紧度,松解疤痕后皮肤可能缺损的程度。


        2.“Z”成形术的适应症
        腋区疤痕牵拉较明显,疤痕宽的采用“z”成形术,疤痕越宽,“z”成形的臂跨设计越宽。“z”的臂一般1.0cm--3.0cm,因为太小对瘢痕方向的调整不理想,切除后再次缝合张力扔很大,疤痕明显且很快又会挛缩。达不到美容的目的。

        3. “w”成形术的适应症
        腋区疤痕挛缩不明显,对于早期非整形美容专业医师用粗针线缝合的伤口,且拆线较晚者可见明显的瘢痕,即针孔瘢痕或基本顺皮纹的线状瘢痕,此类患者最适合行“W”成形术。
        “w”的角在针孔处,上下错开。“w”的臂长一般以0.5cm左右为宜,同时皮下均匀剥离使其松弛,并认真缝合皮下,使其臂交错有秩,术后效果良好。手术过程及术后处理同连续“z”成形术。

        4. 讨论
        皮瓣蒂部尽量选择设计在有正常组织的部位,或者血供较好的部位。蒂部组织要保留厚些,尽量不要破坏蒂部血管丛。手术操作应轻柔,将瘢痕切除后,一般在浅筋膜层皮下剥离,松解要彻底,两侧浅筋膜层剥离,两边厚薄适当,彻底止血。每侧剥离的范围一般在切除瘢痕后缺损大小的一倍左右,这样皮肤对合时,张力相对才能小一些。剥离后,皮下层的缝合采用垂直褥式缝合,距切缘0.5cm,但并非皮下缝合越多越密越好,以缝合后皮缘无张力对合即可。

        腋臭又称为狐臭,是由腋窝处大汗腺过度分泌分泌物经细菌作用分解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是整形外科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